位置: 首页 > 工作总结 > 学习总结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人气: | 时间:2018-10-09 | 发布: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精选阅读(一):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rdqu;

  ‐‐清华大学校训背后的故事

  2010年5月,时任北京清华大学校长的顾秉林对来自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校长陈力俊说:&ldqu;大学有三宝:校训、校友和校园。两岸清华的校训相同,海外校友会是一家。&rdqu;&ldqu;两岸还没统一,但海峡两岸清华校友会早就统一了。&rdqu;顾秉林的风趣讲话得到了陈力俊的认同,海峡两岸的清华同根同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被传为佳话。

  两岸清华同样的校训‐‐&ldqu;自强不息,厚德载物&rdqu;,缘起于梁启超先生在清华的一次演讲。梁启超对清华情有独钟,将孩子梁思成、梁思永送到清华学校念书,二人都成为享誉世界的名家。同时,梁启超本人十分关注清华的办学和学子的成长。他心中念念不忘的是留美学子的文化植根,曾说过:&ldqu;清华学生除研究西学外,当研究国学;盖国学为立国之本,建功立业,尤非国学不为功。&rdqu;他欣赏清华学堂章程所述的&ldqu;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rdqu;,&ldqu;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rdqu;。1914年11月他到清华演讲,以《周易》的两个象辞&ldqu;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dqu;(乾卦),&ldqu;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rdqu;(坤卦)激励学子,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己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礼貌,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梁启超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激励了清华学子,之后&ldqu;自强不息,厚德载物&rdqu;就成为清华校训。

  &ldqu;自强不息,厚德载物&rdqu;的校训是清华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清华精神文化的支柱与灵魂。清华老学长钱耕森教授解读清华校训时提到,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认为清华校训是世界所有大学最好的校训,而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则认为,清华校训的内涵高度概括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曾指出:&ldqu;厚德载物是一种宽容的思想,对不一样意见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对思想、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自强不息是对生命的体会,人的生命就是发奋前进、奋发向上。&rdqu;&ldqu;我认为这两种思想:坚强的意志、宽容的态度在中国文化里面起了主导作用,是一种健康的正确的思想。在历史上,当中华民族受到外来侵略时,必须是反抗而绝不是屈服,它有一种坚定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中国文化的又一特点是比较宽容、博大,像基督教、伊斯兰教进入中国都被中国文化所接纳。&rdqu;张岱年自身便是践行这一精神的典范。他以&ldqu;直道而行&rdqu;的理念追求真理,刚正不阿,同时,继承与发扬了清华国学院&ldqu;中西融会,古今贯通&rdqu;的学术传统,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论和&ldqu;兼和&rdqu;哲学观‐‐&ldqu;最高的价值准则曰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简云兼和,古代谓之曰和,亦曰富有日新而一以贯之。&rdqu;那里&ldqu;兼和&rdqu;&ldqu;日新&rdqu;与&ldqu;自强不息,厚德载物&rdqu;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张岱年的哲

  学观影响了清华文科恢复发展理念&ldqu;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rdqu;的构成。

  清华学堂是一所美国为了&ldqu;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rdqu;退还部分庚子赔款而开办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校周诒春校长指出:&ldqu;清华之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当奋发有为,力戒虚骄自大、贪安好逸;当群策群力,同声同气,以拯救国家。&rdqu;在他主持下,清华开启了办独立大学之路。1925年清华成立了大学部和国学院,1928年按照&ldqu;以求中华民族在学术上之独立发展,而完成建设新中国之使命为宗旨&rdqu;,在罗家伦校长主持下完成了改为大学的任务。在此进程中,清华人一方面为教育独立、学术独立而奋斗不息,另一方面,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襟怀,广纳一切文化之精华,使&ldqu;会通&rdqu;成为一些学者所称的&ldqu;清华学派&rdqu;的特色,这一传统一向延续至今。

  随着时代发展,清华以&ldqu;自强不息,厚德载物&rdqu;为核心不断升华着精神境界,演进着雪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求真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会通精神和人文日新的追求卓越精神,为国家为人类礼貌创造着骄人业绩。截至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从那里走出了465位院士、国家表彰的23位&ldqu;两弹一星&rdqu;功臣中的14位。由国际著名专家对清华部分学科的评估得出结论:清华本科生培养质量与世界顶尖大学相比毫不逊色;清华是国家向创新型转型的重要基地,主持建成了世界最先进的固有安全性核供热堆,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获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ldqu;世界大学领先奖&rdqu;,人脸识别获得国际最佳成就奖,脑机接口系统全球领先,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夺冠,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获&ldqu;全球IPV6先锋&rdqu;奖走到美国前面,生物生命学科两次获得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集成了多学科成果的集装箱检测系统,超过发达国家并占领世界主要市场份额;由薛其坤院士领衔,清华、中科院物理所联合攻关,从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杨振宁称赞其是诺贝尔奖级的成绩,它的成功与中国的科研体制和人文精神传统密切相关。他们自己认为是拼命精神的胜利,是团队协作精神的胜利……

  精选阅读(二):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步入雄伟庄严的清华大礼堂,抬起眼来你就会看到正额高悬的清华老校徽,这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图案,上方雕刻着清华的中、英文校名和清华的第一个校训&ldqu;自强不息厚德载物&rdqu;。

  清华的校训,源于我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梁启超在清华的一次演讲。梁启超与清华持续了长久的密切关联,从1920年起,开始在清华系统地讲学,1925年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通称&ldqu;导师&rdqu;)。他有三位儿子先后在清华求学:梁思成(1915-1923)、梁思永(1916-1924)、梁思忠(1918-1926)。1914至1917年间,梁启超曾出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期间,他数次来清华演讲,还不时来清华小住,著书立说。在1914年11月5日一次以《君子》为题的演讲中,他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完全人格,要做&ldqu;真君子&rdqu;。他说:&ldqu;《鲁论》所述,多圣贤学养之渐,君子立品之方,连篇累牍势难胪举。周易六十四卦,言君子者五十三。乾坤二卦所云尤为提要钩元。乾象曰:&lsqu;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squ;。坤象曰:&lsqu;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rsqu;。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rdqu;又说:&ldqu;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rdqu;&ldqu;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rdqu;他勉励学生:&ldqu;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礼貌,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rdqu;&ldqu;深愿及此时机,

  崇德修学,勉为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rdqu;梁启超引经据典,慷慨激昂,使听者为之动容。

  梁启超先生这番激励清华学子做&ldqu;真君子&rdqu;的话,与清华建立时深刻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清华学堂(清华学校)的建立源于美国退款办学,在美国通常被叫做&ldqu;赔款学校&rdqu;,美国退款办学,原想透过这种方式&ldqu;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rdqu;,&ldqu;使类似(义和团户外)的事件难以再生。&rdqu;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清华从诞生之日起,就背负着民族耻辱的印记。每一个有爱国心的清华师生,都不能不为祖国的、学校的命运而苦苦求索,他们在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精神支柱。1914年,清华校刊上曾登载过清华同学的十&ldqu;不愿&rdqu;,提出:&ldqu;(一)吾不愿清华学生待友不诚;(二)吾不愿清华学生对师不敬;(三)吾不愿清华学生专事外表;(四)吾不愿清华学生藐视国学;(五)吾不愿清华学生学假仁义;(六)吾不愿清华学生争名夺权;(七)吾不愿清华学生多看闲书;(八)吾不愿清华学生多说闲话;(九)吾不愿清华学生不读报纸;(十)吾不愿清华学生沿途食物&rdqu;。同时还提倡十个&ldqu;不可不&rdqu;,其中提到&ldqu;……为人之道不可不知;远大之志不可不存&rdqu;。之后又有人对即将留美的学生提出:&ldqu;不可染侈华……不可忘祖国……不可不勤学业……不可不慎言行&rdqu;。能够看到,清华早期学子在道德精神上在不断地反复进行着自省自察。

  梁启超的演讲深深打动了清华师生,&ldqu;行健自强&rdqu;、&ldqu;厚德载物&rdqu;之语正是清华师生内心呼声的升华。之后不久,清华学校就把&ldqu;自强不息,厚德载物&rdqu;定为校训,以激励师生。清华校歌中亦有&ldqu;自强,自强,行健不息&rdqu;之语。

  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师生有指导好处的词语,也是一个学校精神、校风的内涵体现。清华的第一个校训&ldqu;自强不息厚德载物&rdqu;,是清华精神的集中代表。清华自建校以来,一向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自强不息,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厚德载物,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胸怀。

  在不一样的时代,清华师生以&ldqu;自强不息,厚德载物&rdqu;这八个字自励、自勉,演绎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清华校风、学风和清华文化。在民族危亡的时候,清华人&ldqu;自强不息&rdqu;,是为了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拯救祖国于水火之中。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清华与北大、南开风雨同舟,共组西南联大,以&ldqu;刚毅坚卓&rdqu;为校训,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体现出刚强、果敢、坚忍不拔、卓然不群的精神。&ldqu;刚毅坚卓&rdqu;,能够说是清华以前有过的第二个校训。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历史任务的变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蒋南翔校长提出&ldqu;培养红色工程师&rdqu;、&ldqu;又红又专&rdqu;的思想。在1980年刘达校长曾提倡发扬清华&ldqu;民主、科学、艰苦奋斗&rdqu;的校风。清华人以时代的职责为使命,听从祖国的召唤,不务虚名、不贪利禄,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八十年代中期,学校正式提出了&ldqu;严谨、勤奋、求实、创新&rdqu;的清华学风,要求清华学生摈弃浮躁、懒惰、粗枝大叶、墨守成规等陋习,辩证地塑造了清华学生的行动与思辨、学习与创造、务实与求新相结合的作风,成为清华毕业生在各个工作中取得良好声誉的坚实基础。这些不一样时期不一样的提法都是对清华历代相传的优良校风的高度概括,也是&ldqu;自强不息厚德载物&rdqu;精神在新时代的演进。正是在这样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熏陶下,清华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治学、兴业和治国之才。

  1999年4月24日清华88周年校庆之际,1958届校友捐资建立了校训壁碑,镶嵌于图书馆老馆门厅正中。在清华中央主楼大厅面壁上和东大门校牌背面也镌刻着&ldqu;自强不息厚德载物&rdqu;八个大字。清华的第一个校训&ldqu;自强不息厚德载物&rdqu;,已成为清华永久的精神力量、博大的道德力量、强烈的感召力量。她历久弥新,启迪陶冶了一代代清华人,鼓舞着他们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贡献力量。

 
上一篇: 陌陌群介绍
下一篇: 战胜命运的孩子阅读答案

最新学习总结

猜你喜欢